還要賺更多!國際熱錢流竄福禍貨難料

美國次級房貸風暴,讓法國銀行爆發危機、英國銀行擠兌、全球股市重跌,
複雜、連動、變幻莫測的全球金融市場,像無形的巨浪席捲世界,
這股金流巨勢力從何而來?流向何處?投資人如何在驚濤駭浪中抓對方向?

【文/吳韻儀 天下雜誌】【更多精采內容請看本期刊《天下》雜誌】

《天下》雜誌封面。

秋的華盛頓,近午的陽光從整片弧形的窗戶,灑進葛林斯潘的辦公室,明亮溫暖。

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穿著簡單的白襯衫,八十一歲了,他仍然不時敲著辦公桌彭博社特殊設計電腦鍵盤。只要按一個鍵,他就可以看到世界任何一個市場、這一秒的變化。任何變化,葛林斯潘似乎都可以從容解讀,直指核心。

美國次級房貸的問題,怎麼到了歐洲,我真的搞不清楚,」葛林斯潘在接受《天下雜誌》專訪時,一開始就切入最近的風暴。

原來八月上旬,法國BNP銀行(BNP Paribas)緊急凍結旗下三個投資美國次級房貸基金,引爆歐洲市場危機。歐洲央行緊急輸血,一日之內挹注了九百五十億歐元的巨額資金,相當一千三百三十億美元,幾乎是台灣外匯存底的一半。

雖然暫時成功滅了火,但這自九一一以來最大的干預動作,讓市場信心潰堤,資金迅速位移,連台灣股市都深受外資收手的波及。

潮流變化:
葛老坦言金融巨獸已難掌握

全球金融巨獸已經過度發展,市場已經變得太大、太複雜、變動太快,最老練的人也無法完全掌握,」葛林斯潘坦白直接地說。大家都知道,新風險時代已經來臨,只是不知道,下一個引爆點,會落在哪裡。

全球金融巨獸的警語來自葛林斯潘,意義尤其深遠。

葛林斯潘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長達十八年,歷經四任總統、碰過兩次金融風暴,仍然讓美國享受長達十年的經濟榮景。

在他的指揮下,美國聯準會電子支付系統每天處理的金流數量,達四兆美元,遍及美國與世界各國銀行交易。四兆美元的流量,相當於兩個香港股市、或六個台灣股市的市值。

退休後,他在康乃狄克大道(Connecticut Avenue)上的辦公室十分低調,沒有標示、掛的門牌甚至不是他的名字,但是周圍就是美國智庫大本營,到白宮連走路也不要十分鐘,往來的仍是影響美國及世界決策的重量級人物。

記者聽完葛林斯潘解讀世界變化,朝美國國會山莊走去。就在首府路(Capital Street)上,看到美國目前呼聲最高的總統候選人希拉蕊,穿著一襲粉紫色套裝、在人群與保全簇擁下,迎面走來。美國次級房貸問題,也成了美國總統競選的棘手議題,希拉蕊主張成立十億美元基金幫助付不起房貸的窮人。

本文引自中時電子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ra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