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的慰藉

作者:

Alain de Botton/著

租金:

25

線上預約

蘇格拉底、伊比鳩魯、塞內卡、蒙田、叔本華、尼采──作者 狄波頓一口氣開了六帖藥方,來為您依序醫治人生適逢不受歡迎、缺錢、遭遇挫折、被認為有缺陷、心碎、困頓時等六種心靈疾病;引藉哲學來泯除人類心靈的苦難,利用哲學家「愛智」的論證與詩篇,來導引迷途的人一條靈魂的出口。

以下我們就將這六帖處方,扼要地介紹給讀者大眾:

1.不受歡迎時的慰藉

蘇格拉底認為,我們不該那麼在意群眾如何談論我們,應該在意的是專家在正義和非正義的事情上說些什麼。當我們面臨擇善固執或是獨排眾議所引來的非議之時,這位哲學家告訴我們,永遠聽從理性的命令,必將獲得回報。

2.缺錢時的慰藉

伊比鳩魯教導我們要抿除慾望,則簡樸的菜餚與奢華的盛宴將會帶來同樣的愉悅。書中,他告訴我們快樂方式並認為或許難以獲得,但主要的障礙並非經濟能力。一簞食、一瓢飲、友誼、自由、思想,就能讓我們獲得快樂。

3.遭遇挫折時的慰藉

雖然挫折之事多如繁星,但是每一種挫折的核心都有一種基本架構:期望與頑強現實之間的衝突。並且隨之而來的情緒──憤怒、震驚、憂鬱、被嘲弄──塞內卡則認為,我們無力改變萬物的秩序,我們的靈魂必須將自己安適於自然法則中,這是他們應該追隨、服從的……你無法改善,最好是忍受。

4.被認為有缺陷時的慰藉

蒙田說了這麼一段話:「知道自己說過或做過什麼蠢事,實在沒什麼大不了的,我們還必須廣泛的學習、更重要的一課:我們不過是個蠢蛋。」這讓我們想起,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對人類理智的最基本訓誡:當有史以來最睿智的人被他人詢問時,他說,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一無所知。如果能坦然接受我們的弱點,停止宣稱那些我們不曾有的優勢,就會發現──透過蒙田寬容的救贖哲學──我們半智半愚的方式還挺適切的!

5.心碎時的慰藉

悲劇哲學家叔本華,他終其一生認定「人的存在必定是個錯誤」,尤其是對於愛的悲嘆,更是哲學家中首屈一指的。在這一章節之中,作者藉由耙梳叔本華的一生歷程與思想脈絡,反操作地鼓舞讀者,「當我們陷入黑暗之時,必須努力將淚水化為知識。」

6.困頓時的慰藉

很少有哲學家會推崇痛苦的感覺,明智的生活向來和努力減輕痛苦──如焦慮、絕望、憤怒、自卑、悲傷──相關聯。尼采,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,他的讀者遍及各年齡層;困頓、痛苦時,心靈最佳的威爾康。在末章裡,作者對其生平與思想有精闢的介紹。(文/delezue,文字工作者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ra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