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味的關係1- 16(完)
作者: 槙村怜
出版社:尖端
出版日期:2005 年 03 月 09 日

內容簡介

酷嗜美食的百惠在疼愛她的爸爸死後,從千金大小姐淪落成在餐廳打雜的學徒。
自認品味能力一流、做菜技術零分的她,
雖然立志成為一個偉大的廚師,而擋在前的,卻是冷酷無情的師哥師父…

推薦書評‧

美味與感動無法複製 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179333

從另一種角度詮釋費爾巴哈「人就是他們所吃的食物」這句話,窺探一個民族文化特質的底蘊,最快速的方式也許就是品嚐其傳統食物的酸甜苦辣鹹淡,檢視其食材多樣性、準備時間長短、用餐方式,及是否有個望文難以生義的菜名。

日本料理漫畫以日本、中華、法國料理為最大宗。日本料理廚師將菜刀視作武士刀,做菜如宮本武藏赴巖流島決鬥嚴肅,廚藝由其武士精神高低見勝負;中華料理廚師喜炫耀食材與廚具珍稀難得,動轍以三千年奧義做後盾,其手藝好壞取決於該技藝之難度及歷史長度。法國料理廚師不是如普魯斯特般溫燙悠閒,就是如巴斯卡般冷靜智慧,烹煮的或許不是食物,而是浪漫與羅曼蒂克,其手藝高低與其長相、穿著品味優劣成正比,王子注定勝過野獸、青蛙。

漫畫的情節總是這樣,日本廚師如《將太的壽司》最大工作在吃苦,需練就菊花之靜、劍之動的大和精神,方能衛道降魔,彰顯對於家庭、師友、敵人、食材的道義與真情。中華料理廚師如《中華小廚師》的最重要任務在旅行,經過唐三藏取經般九九八十一難後,在正邪各方勢力幫助阻擋下取得祕寶、修成正果,並在過程中展現料理之博大精深、不可思議。

除了訓練廚藝,法國料理廚師如《美味的關係》不可或缺的修練是談戀愛,當愛情打結時廚藝同時停頓,愈是纏綿悱惻愈是能顛峰造極,其次是培養舌燦蓮花的口才,一直到你說得模糊、但他人聽得清晰,你指桑但他人瞭解罵槐,你言不及義、但他人卻勝讀十年書的地步,方才稱得上是大師。

於是,我們吃日本料理,講究的是技術,吃中華料理,要求的是味道,但是吃法國料理,注意的卻是氣氛、情調、自己的情緒,一起吃飯的人心中在想些什麼,吃飯時要說些或暗示些什麼?法國料理遠勝過其他料理之處,在於食物與周遭事物強烈的連結與對話,如音樂、繪畫、服裝、裝置、餐廳明暗與整體設計,及菜與菜、廚師與食客之間既敵且友的關係,它形成一套完整的象徵與意義系統,藉以傳遞廚師、食客們想要表達卻難以言說的情感。

楨村怜的《美味的關係》堪稱法國料理漫畫成熟攀顛之作,雖然它也承襲愛情漫畫耽溺唯美的畫風,套用勵志故事醜小鴨長大變天鵝的老掉牙情節,延續肥皂劇的感情糾葛與皆大歡喜的Happy Ending,但光靠著原是饕客的女廚師藤原百惠成長過程,從女性、顧客的眼光重新看待法國料理,其溫柔婉約、親切怡人,便足以勝過那些充滿汗臭味與腎上腺素的男性料理漫畫。

除了靈魂,唯有美味與感動無法複製,感動年齡愈長愈難,也許唯一能救贖靈魂不只是悲劇,還有美味、文學與球賽。城市理最大的運動也許是,廚師找尋理解他們的食客,食客找尋理解他們的廚師,廚師找尋讓他們自由發揮的布吉拉潘,食客找尋讓他們每每驚豔的布吉拉潘。

或許呼應法國反麥當勞運動,《美味的關係》將故事軸心由料理人奮鬥愛情悲喜劇,不落痕跡地轉向廚師對抗機器、家庭式料理對抗連鎖餐飲店的世紀戰爭中,楨村怜不預設兩者誰輸誰贏、誰對誰錯,因為每個人都是食物的評論家,唯有美味會留下來。(文/陳文瀾,文字工作者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ra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